滬尾砲台

2012042514:52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滬尾砲台建造於1886年。佔地約8公頃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建造,建造目的為捍衛台灣淡水港。
該砲台雖停用多年,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,因此保留狀態頗佳,不但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所題之「北門鎖鑰」石碑,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台數座。因此列為台灣第二級古蹟。

 

歷史背景

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,也曾在此建造砲台,所以滬尾砲台也是當時重要的軍事基地。

據記載,鄭成功佔領台灣,趕走荷蘭人,當時的荷蘭駐軍,便放火將堡壘燒毀,並將大砲破壞。

清朝嘉慶年間,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,清廷在1808年(時嘉慶十三年)加派兵力,駐防該地,1813年(時嘉慶十七年)並在現址興築砲台。

中法戰爭後,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,使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,計有基隆、滬尾、安平、旗後、澎湖等五處,共十座砲台,憑藉以禦外國軍隊。

日治時期,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,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。

國民政府來台後,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,並派兵駐守,後於民國七十四年內政部核定,將滬尾砲台定為二級古蹟,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。
(資料摘自維基百科)